7月29日,广东召开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专项整治(以下简称“专项整治”)工作政策解读会保温材料。会上介绍,今年2月至今,全省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火灾起数同比下降50%,未造成人员伤亡,专项整治阶段性成果明显。
7月29日,广东召开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政策解读会保温材料。 粤消宣供图
去年12月和今年2月,安委会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部署开展上述整治工作保温材料。省消防救援总队防火监督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开展专项整治以来,动火作业方面,共检查场所12615家,责令整改隐患5704处;建筑保温材料方面,共排查高层建筑50637栋,整改消除安全隐患23489处。
未严格执行动火作业票审批、未持证上岗、作业期间未落实动火作业“六必须”要求……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聚焦使用电焊、气焊(割)、喷灯等动火作业各环节,当前仍存在违规施工、无证动火等共性问题保温材料。
动火作业审批流程须全程从严保温材料。省住建厅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解决部分企业重审批、轻监护等问题,一方面,着力建立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部门及人员,规范动火作业审批程序;另一方面,坚持“一次动火作业、一张动火作业证、一套安全技术措施”,审批时明确作业内容、时间节点、审批人员及作业和监护人员。
保温材料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则聚焦房屋市政工程建筑外墙外保温和冷库、室内冰雪场馆内保温等应用领域,重点整治违规使用聚氨酯泡沫等易燃可燃材料,并对其生产、销售、运输、施工、使用等环节开展全方位整治保温材料。
为摸清该行业基本情况,省工信厅自3月起牵头开展全省建筑保温材料生产企业专项摸查工作,共统计58家建筑保温材料生产企业,建立企业清单,实施信息动态管理,并指导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保温材料。
建筑保温材料的流通环节同样需加强监管保温材料。对此,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建筑保温材料产品纳入2025年度省级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并联合省住房和城乡建设、消防救援等部门,开展建筑保温材料产品监督抽查专项行动。
整治成果需进一步巩固,以防隐患问题“死灰复燃”保温材料。省消防救援总队防火监督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强化协同治理,成立由多部门组成的专项联合执法组,对拒不整改或多次的企业,依法纳入“黑名单”并实施联合惩戒;采用“集中+分类”“固定+移动”“线上+线下”等模式强化宣传培训工作,提高公众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南方+记者 曾良科 通讯员 粤消宣
【作者】 曾良科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南方+客户端